法規糾紛 | 人氣 4,561
裝潢被鄰居檢舉怎麼辦?如何預防發生施工糾紛?

自家好不容易開始裝潢,卻因為鄰居檢舉被勒令停工、罰鍰、產生糾紛?這種問題大家都不願意碰到,不僅是影響裝修的施工進度,更攸關未來與鄰居的關係劣化。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雖然不一定要交好,但與鄰居交惡肯定會對生活帶來隱憂,因此為了避免與鄰居產生裝潢糾紛,狸樂聚統整了室內裝修被鄰居檢舉的常見原因,以及大家在做裝修前可預防被檢舉的事前準備、完工後應履行的義務,幫助大家裝潢過程一切順利,鄰里關係和諧。
裝修被鄰居檢舉的常見原因
裝修常見的被檢舉原因,大致可以分為5種,了解以下這些裝修工程容易引發鄰居不快的因素,以及這些事情被檢舉後會遭遇的麻煩,大家就會了解規避裝潢糾紛發生的重要。
而相關規定的管制標準,見於《噪音管制法》第7條之1:「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得視轄境內噪音狀況劃定公告各類噪音管制區,並應定期檢討,重新劃定公告之;其管制區之劃分原則、劃定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與第7條之2:「前項管制區有特殊需要者,由中央主管機關劃定並公告之。」
簡單來說,地方政府會制訂噪音管制標準,噪音超過標準被檢舉就會受罰。不過裝修施工屬於特殊需求,施工分貝肯定會超過標準,但在有申請室內裝修許可的情況下,大家可在規範時間內進行施工,一般是在8:00 AM~6:00 PM,但詳細能夠施工的時段、施工分貝不可高於多少,需參考《噪音管制區劃定作業準則》及地方政府的實際規定來判斷。
若不幸起了裝潢糾紛遭到檢舉成立,可依《噪音管制法第23條》規定,處新臺幣3,000~30,000元的罰鍰,或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7條,處以3,000~15,000元的罰鍰,還要限期改善,否則會被連續處罰,甚至遭到勒令停工。
根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0條》:「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排放空氣污染物,應符合排放標準。」如果跟鄰居起了裝潢糾紛遭檢舉,會有專員來檢查,並確認裝修施工案場是否有依照《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第7條》做好防塵措施,若污染屬實、現場無防塵措施,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67條》得處新臺幣1,200~100,000元的罰鍰,並限期改善,情節重大還會勒令裝修停工。
不過,委託統包、室內設計公司施工的裝修廢棄物屬於事業廢棄物,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8之1,應委託主管機關許可的環保業者清除,因此不能像日常的家庭垃圾直接丟垃圾車,若被抓到隨意棄置,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2條,處新臺幣6,000~3,000,000元的罰鍰,不過這一點大家比較不用擔心,因為連繫環保業者清運是屬於裝修業者的責任,只要不堆置裝潢廢棄物在公設範圍,一般不太會因此與鄰居產生裝潢糾紛。
裝修施工噪音
裝修施工最容易引人困擾的,就是施工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噪音。現代人的生活噪音罰則根據裝潢《噪音管制法》第6條所述:「製造不具持續性或不易量測而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之聲音者,由警察機關依有關法規處理之。」而相關規定的管制標準,見於《噪音管制法》第7條之1:「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得視轄境內噪音狀況劃定公告各類噪音管制區,並應定期檢討,重新劃定公告之;其管制區之劃分原則、劃定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與第7條之2:「前項管制區有特殊需要者,由中央主管機關劃定並公告之。」
簡單來說,地方政府會制訂噪音管制標準,噪音超過標準被檢舉就會受罰。不過裝修施工屬於特殊需求,施工分貝肯定會超過標準,但在有申請室內裝修許可的情況下,大家可在規範時間內進行施工,一般是在8:00 AM~6:00 PM,但詳細能夠施工的時段、施工分貝不可高於多少,需參考《噪音管制區劃定作業準則》及地方政府的實際規定來判斷。
若不幸起了裝潢糾紛遭到檢舉成立,可依《噪音管制法第23條》規定,處新臺幣3,000~30,000元的罰鍰,或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7條,處以3,000~15,000元的罰鍰,還要限期改善,否則會被連續處罰,甚至遭到勒令停工。
裝修粉塵污染
室內裝修產生不只是施工分貝過大的噪音,還有比起一般灰塵更細碎的粉塵,這些粉塵源自於油漆、木作工程中打磨牆面、切割板材的碎屑與纖維,在施工過程中會飄散於空氣中,不是一般日常會見到的灰塵。此外,施工中還有一些溶劑、黏著劑的使用會釋放有害物質,倘若沒有做好防護,不僅是肉眼可見的髒污,還會造成空氣污染。根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0條》:「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排放空氣污染物,應符合排放標準。」如果跟鄰居起了裝潢糾紛遭檢舉,會有專員來檢查,並確認裝修施工案場是否有依照《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第7條》做好防塵措施,若污染屬實、現場無防塵措施,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67條》得處新臺幣1,200~100,000元的罰鍰,並限期改善,情節重大還會勒令裝修停工。
廢棄物未清理
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之1:「住戶不得任意棄置垃圾、排放各種污染物、惡臭物質或發生喧囂、振動及其他與此相類之行為。」因此裝潢廢棄物沒有清理任意堆置,若遭到鄰居檢舉,會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7條,處新臺幣3,000~15,000元的罰鍰,並限期改善。不過,委託統包、室內設計公司施工的裝修廢棄物屬於事業廢棄物,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8之1,應委託主管機關許可的環保業者清除,因此不能像日常的家庭垃圾直接丟垃圾車,若被抓到隨意棄置,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2條,處新臺幣6,000~3,000,000元的罰鍰,不過這一點大家比較不用擔心,因為連繫環保業者清運是屬於裝修業者的責任,只要不堆置裝潢廢棄物在公設範圍,一般不太會因此與鄰居產生裝潢糾紛。
做了違建施工
違章建築是指未經當地主管機關許可,就擅自建造的建築物,因此若大家沒有申請裝修施工許可,就隨意開始施工,很容易被人檢舉違建,尤其若是施工的內容無法合法補件的話,那就是即報即拆,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因小失大,所以大家千萬要了解相關流程,以及那些室內設計是不合法的,才能避免遇上這種裝潢糾紛。未知會管委會
若家裡是大樓、公寓或是社區型透天,那麼做室內裝修時要記得知會管委會,因為無論是裝潢建材與工班的進出,還有在大廳、電梯等公設中施作防護工程時,如果沒有告知管委會就擅自施工,不僅是觀感不佳,也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裝潢糾紛,為裝修過程增添許多不必要的阻礙。預防被檢舉的事前準備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為了預防裝修施工被檢舉,大家在做室內裝修前,需要做好一些事前準備來保護自己的權利,狸樂聚整理出以下6項可以做的裝潢事前準備,有助大家增加遭遇鄰里間裝潢糾紛的抵抗力。
如果大家的室內設計規劃牽涉這幾點,就得依照《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申請「室內裝修施工許可」,否則將被處以6~30萬罰鍰,並勒令限期改善、補辦手續,若否依法可強制拆除裝修內容。
雖然申請手續麻煩,但有了「室內裝修施工許可」,不僅可以預防被檢舉的裝潢糾紛,也能夠排除不法業者,避開裝潢蟑螂,即便真的被檢舉,也有這張護身符能夠應對有可能發生的裝潢糾紛,因此申請確認合作廠商是否有申請「室內裝修施工許可」這是必要的事前準備。
不過,裝修施工分貝很難掌控,尤其拆除、木作工程這類難免會有超出規範的音量產生,而且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多樣,不一定每個人都是做朝九晚五的工作,因此實務上若有人認為被噪音干擾,仍能夠依照《民法》第195條,提出自身的居住安寧利益被侵害來要求賠償。
基本上大家與可靠的室內設計公司、統包合作,在開始裝修前都會先做好保護工程,這一點會列在合約的報價單當中,保護工程能保護搬運建材必經的公設、案場的基礎環境,還有用養生膠帶、防塵網避免施工的灰塵四散到案場以外,因此不太需要擔憂損壞公設、污染周邊環境的問題。
此外,在最初選擇建材、規劃裝修內容時,也可以盡量選擇環保綠建材,並減少複雜的工程內容,也能從室內裝修的根源做到防護的效果。
「裝潢保證金」是表示若工人不小心損壞公設,會負擔修復的義務,若沒有造成損壞會退還;「清潔費」則是用來清理施工後電梯、大廳、走道等公設的髒污,不會退還。
因為廠商是由大家聘僱,而非管委會,因此這兩筆錢是由身為屋主的大家支付給管委會,倘若真的發生損壞公設的情況,大家再依照合約向裝修廠商釐清責任歸屬、請求修復的款項。
雖然這一塊敦親睦鄰的步驟可以請設計師幫忙,但畢竟鄰居未來還是多少會來往,因此會建議大家自己打招呼。儘管現代人鄰里關係較淡漠,現有許多大樓預售屋建案會有住戶群組,所以也有些住戶會在交屋前約好一起裝修,來減低施工影響日常生活、導致發生裝潢糾紛的可能性。
室內裝修施工許可
裝修工程的定義寫在《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第3條,只要符合以下4點敘述就是室內裝修工程:一、固著於建築物構造體之天花板裝修;二、內部牆面裝修;三、高度超過地板面以上一點二公尺固定之隔屏或兼作櫥櫃使用之隔屏裝修;四、分間牆變更。如果大家的室內設計規劃牽涉這幾點,就得依照《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申請「室內裝修施工許可」,否則將被處以6~30萬罰鍰,並勒令限期改善、補辦手續,若否依法可強制拆除裝修內容。
雖然申請手續麻煩,但有了「室內裝修施工許可」,不僅可以預防被檢舉的裝潢糾紛,也能夠排除不法業者,避開裝潢蟑螂,即便真的被檢舉,也有這張護身符能夠應對有可能發生的裝潢糾紛,因此申請確認合作廠商是否有申請「室內裝修施工許可」這是必要的事前準備。
在法定時間內施工
雖然有了「室內裝修施工許可」能夠規避很多裝潢糾紛,但施工分貝過大,而且沒有在法定時間內施工,是不受到保護的,依照《噪音管制法》所述:平常日的8:00 AM~6:00 PM;例假日的8:00 AM~2:00 PM這些範疇是相對安全的施工時間;而施工分貝的規範,平均落在72分貝是比較安全的音量。但詳細規定內容,大家應該在自家所在地的各縣市主管機關確認規定比較安全,因為地方自治的關係,加上噪音管制區的分類,各地可能會有細微的差異。不過,裝修施工分貝很難掌控,尤其拆除、木作工程這類難免會有超出規範的音量產生,而且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多樣,不一定每個人都是做朝九晚五的工作,因此實務上若有人認為被噪音干擾,仍能夠依照《民法》第195條,提出自身的居住安寧利益被侵害來要求賠償。
施工前做必要防護
裝修在搬運建材時可能會碰壞公設,而在施工時的粉塵、有毒化學溶劑氣味可能干擾鄰居,這些都是會造成裝潢糾紛的原因,因此做好施工環保注意事項很重要。基本上大家與可靠的室內設計公司、統包合作,在開始裝修前都會先做好保護工程,這一點會列在合約的報價單當中,保護工程能保護搬運建材必經的公設、案場的基礎環境,還有用養生膠帶、防塵網避免施工的灰塵四散到案場以外,因此不太需要擔憂損壞公設、污染周邊環境的問題。
此外,在最初選擇建材、規劃裝修內容時,也可以盡量選擇環保綠建材,並減少複雜的工程內容,也能從室內裝修的根源做到防護的效果。
與管委會做好溝通
在物品、制度的流程完備後,再來就是對於人的方面。倘若大家不是獨棟透天厝,與管委會溝通是大多數人需要做的事前準備,畢竟裝潢糾紛產生的根源來自於人,而管委會就是社區管理的核心。這裡除了通知要施工的工期、遭遇狀況是否能展延時間以外,還需要支付給管委會「裝潢保證金」以及「清潔費」。「裝潢保證金」是表示若工人不小心損壞公設,會負擔修復的義務,若沒有造成損壞會退還;「清潔費」則是用來清理施工後電梯、大廳、走道等公設的髒污,不會退還。
因為廠商是由大家聘僱,而非管委會,因此這兩筆錢是由身為屋主的大家支付給管委會,倘若真的發生損壞公設的情況,大家再依照合約向裝修廠商釐清責任歸屬、請求修復的款項。
主動協調鄰里關係
雖然向管委會通知裝修施工已是盡了義務,但會起裝潢糾紛的重點大多仍是在鄰居身上,而且裝修的噪音、粉塵、工班進出的過程,都可能干擾鄰居的生活,難免令人感到不舒服,所以先主動與最靠近的幾戶鄰居打招呼,說明施工的工期大致多長,並且順手送些餅乾禮盒、水果之類的禮品,謝謝對方裝修工期中的擔待,先釋出善意,並給予對方會被打擾的心理準備,這通常可以讓過程順利許多,比較不會被檢舉。雖然這一塊敦親睦鄰的步驟可以請設計師幫忙,但畢竟鄰居未來還是多少會來往,因此會建議大家自己打招呼。儘管現代人鄰里關係較淡漠,現有許多大樓預售屋建案會有住戶群組,所以也有些住戶會在交屋前約好一起裝修,來減低施工影響日常生活、導致發生裝潢糾紛的可能性。
裝修完工應辦事項
裝修完工後,仍有一些事情應該完成,這是避免起裝潢糾紛的最後一步,儘管這個過程若是與設計公司、統包合作,大多會處裡完善,但為了有一個良好的收尾,不要前功盡棄,大家還是要了解一下詳細內容。
而整理出來的廢棄物清理,大致會分為兩次清運,如果是老屋翻新有做拆除工程最開頭會清運一次,完工後再清運一次,如果是新成屋一般會在最後一次清運。實務上每間廠商處理方式不一定,若廢棄物不多,有些工班會願意將少量的垃圾帶走處理,但環保業者都是以每車為單位來清運廢棄物。重點是不可以隨意堆積或自行亂丟,這是相當重要的裝修施工環保注意事項,若心存僥倖亂丟被檢舉只能摸摸鼻子,乖乖繳罰鍰。
但細清需要先等空氣中的粉塵落下,需要等裝修完工、粗清結束後一兩天才施作。一般來說前面有做好保護工程,在這階段不太需要額外清理,但保護工程拆除可能有殘膠、髒污,想做完善一些避免裝潢糾紛,能夠在這階段一併處理,只是最好與廠商先確認好要細清的範圍。
恢復公設
所有工程完畢,家具、設備也都定位後,公設的保護工程就可以拆除,並且清理乾淨了,這時候若比較不幸,可能還會發現一些損壞的地方,但多半是油漆弄髒或是輕微刮傷這類小問題,可以與廠商說好在最後一併修復,一般不會需要被扣除保證金。但如果真的有設備毀損的情況發生,就要主動與管委會詢問維修金額並支付,而後再與裝修廠商談論賠償事宜,這個階段大部分還剩下工程尾款未支付,也可從中扣除,千萬不要擺爛不處理,惹得裝潢糾紛上身。粗清
裝潢完工後會進行粗清,但其實粗清並不一定會在最後才做,通常是每個階段施工完畢都會簡易整理環境,用普通打掃用具清理垃圾與肉眼可見的灰塵,如果有做好保護工程,不太需要害怕污染到公設,也不用怕引起裝潢糾紛。而整理出來的廢棄物清理,大致會分為兩次清運,如果是老屋翻新有做拆除工程最開頭會清運一次,完工後再清運一次,如果是新成屋一般會在最後一次清運。實務上每間廠商處理方式不一定,若廢棄物不多,有些工班會願意將少量的垃圾帶走處理,但環保業者都是以每車為單位來清運廢棄物。重點是不可以隨意堆積或自行亂丟,這是相當重要的裝修施工環保注意事項,若心存僥倖亂丟被檢舉只能摸摸鼻子,乖乖繳罰鍰。
細清
裝潢細清與粗清不同,會針對粉塵、油漆、溶劑做清除,範圍深入家中的縫隙,如抽屜內、窗戶滑軌、異材質接合處等等,可保障入住後物品、設備不因細微粉塵減少使用壽命。但細清需要先等空氣中的粉塵落下,需要等裝修完工、粗清結束後一兩天才施作。一般來說前面有做好保護工程,在這階段不太需要額外清理,但保護工程拆除可能有殘膠、髒污,想做完善一些避免裝潢糾紛,能夠在這階段一併處理,只是最好與廠商先確認好要細清的範圍。
真的被檢舉怎麼辦?
儘管做好了裝潢的萬全準備,但旁人的感受仍不是我們能去控制的,因此被檢舉、發生裝潢糾紛的現實仍可能降臨,這時大家不要驚慌,可依照被檢舉的內容做出應對,盡量讓損失降到最低才是首要目標,以下分享3個被檢舉後的應對方式給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