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新知 | 人氣 4,836
家裡漏水怎麼修?看這篇漏水處理指南

天花板漏水是建築老化常見的問題,倘若家裡出現漏水跡象,不僅是一時的困擾,還會衍生出壁癌、建築結構脆弱等問題,影響生活的舒適與安全。因此發現家中出現漏水,一定要盡快做漏水維修。
狸樂聚全面整理漏水該如何處理的指南,除了天花板漏水緊急處理方式,還分析了抓漏的重點、漏水原因、抓漏方式以及漏水維修的方法,並提供在房子裝修時該注意的重點,能夠減少出現漏水問題的機率,希望無論是老屋、新屋都能免除漏水帶來的困擾。
漏水緊急處理
天花板漏水通常有2種狀況,一是少量的滲漏,二是突然有大量的水流溢出,倘若是後者,就要做天花板漏水緊急處理。
大量漏水的出水點會相當明顯,因此最好快速關閉周遭電源防止觸電,並盡量先堵住漏水口,再使用臉盆、桶子等容器接水,將鄰近出水處的家俱、家電挪開,以防泡水損壞。
做完漏水緊急處理後,倘若漏水原因只是表面的水管零件破損,有些甚至能夠DIY更換解決問題,倘若是壁面破裂、排水系統堵塞之類的問題,就要請專業的防水抓漏公司來做漏水維修。
大量漏水的出水點會相當明顯,因此最好快速關閉周遭電源防止觸電,並盡量先堵住漏水口,再使用臉盆、桶子等容器接水,將鄰近出水處的家俱、家電挪開,以防泡水損壞。
做完漏水緊急處理後,倘若漏水原因只是表面的水管零件破損,有些甚至能夠DIY更換解決問題,倘若是壁面破裂、排水系統堵塞之類的問題,就要請專業的防水抓漏公司來做漏水維修。
抓漏的重要性
天花板漏水不徹底解決,不僅會引發壁癌,久了會導致房屋裝潢損壞、結構遭侵蝕,鋼筋生鏽、木材結構腐朽,不僅不美觀,還會影響居家安全,但隨意堵住漏水點並不是漏水維修的好方法,還容易反覆漏水,所以先找到漏水的原因,才能夠正確進行後續的漏水維修作業,根除病灶。
除了找到漏水維修方式以外,做好抓漏工作還有另外2個額外的優點。
除了找到漏水維修方式以外,做好抓漏工作還有另外2個額外的優點。
確認漏水的責任歸屬
漏水不僅會發生在透天厝,若在大樓發生,可能牽涉與樓上、四周鄰居的共用管線,因此抓漏找到問題根源,可以確認天花板漏水責任歸屬是誰,也才能真正找到要維修的位置。倘若漏水根源在雙方共同負責的管線牆內,那麼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6條》規定,不僅能夠協調進入鄰居家進行維修,還可依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2條》和鄰居平攤抓漏費用及漏水維修的支出,減少開銷。一併檢查建物的隱患
倘若是老屋漏水,那麼抓漏就可以一併檢查整個建物的水路,尤其一些尚未出現明顯徵兆的漏水,可以透過抓漏的機會徹底檢查,尤其家中一些輕微的壁癌,可能隱含著內部管線滲漏、外牆龜裂等問題,在問題輕微時早點做漏水維修,會比問題更嚴重的時候再處理會更簡單也更省錢。抓漏方式的差異
隨著科技進步,漏水維修前的抓漏方式日新月異,大方向可分為傳統抓漏、儀器抓漏2種,不同的抓漏方式在準確度、抓漏費用上都各有優缺。
由於這些抓漏方式比較花時間才能找到問題,此外能夠檢查到天花板漏水的原因也有限,主要就是檢測管線,若未能找到真正原因,傳統抓漏到最後多半會直接暫時遮蔽漏水處,以至於問題沒徹底解決,後續要頻繁做漏水維修。
此外,還有針對水管的抓漏儀器,如聽漏儀,可以透過水流聲音的不同判斷水管漏水位置;管道攝影機,直接探入管線內找到破損位置。有了這些儀器的幫忙,短時間內就可以很直觀的找到根源做漏水維修,也因此現在大多數抓漏公司都會使用儀器抓漏。
傳統抓漏
傳統抓漏方式比較依靠師傅的經驗,並且要配合時間的觀察,耗時且準確率較低,如:關閉家中水源等待,用以檢視漏水源頭是否在周遭管線中;稀釋不同顏色的染料倒入不同排水管,看漏水點出現的顏色來判斷是哪一處的排水管漏水。找到是哪一個水管滲漏後,還要做分段堵水管的測試,以辨別水管的正確的漏水位置才能修繕。由於這些抓漏方式比較花時間才能找到問題,此外能夠檢查到天花板漏水的原因也有限,主要就是檢測管線,若未能找到真正原因,傳統抓漏到最後多半會直接暫時遮蔽漏水處,以至於問題沒徹底解決,後續要頻繁做漏水維修。
儀器抓漏
儀器抓漏有許多種器材,各有不同特色,較傳統抓漏準確且快速,常見的儀器有:從外部直接測量牆壁哪裡漏水的水分儀(測含水量)、紅外線熱顯像儀(測溫度)、牆體密度探測儀(測密度),這3種儀器判斷的依據不同,但都能從牆面判斷漏水位置。此外,還有針對水管的抓漏儀器,如聽漏儀,可以透過水流聲音的不同判斷水管漏水位置;管道攝影機,直接探入管線內找到破損位置。有了這些儀器的幫忙,短時間內就可以很直觀的找到根源做漏水維修,也因此現在大多數抓漏公司都會使用儀器抓漏。
常見的幾種漏水原因
根據漏水原因的不同,也會牽涉到最終如何做漏水維修,漏水原因從源頭的不同,大致可分為2種,而這些源頭又分別有不同的差異。
像老屋漏水常見的初期徵兆,就是比較大面積的牆面油漆凸起、剝脫、發霉、長壁癌,這些跡象常會先在外牆是迎風面的牆體或頂樓發生,尤其天氣變化大的時候惡化會更明顯,這類原因要做漏水維修,需要重作外壁防水,依情節輕重,可簡單漆防水漆、重新施作防水層,或是為房子「穿鐵衣」來改善。
一般外牆表面龜裂不會導致牆面、天花板漏水,但如果建商施工時沒有做好防水層,這時牆與牆的銜接處又產生龜裂,就容易有漏水。這種漏水維修只能打除表面磁磚,徹底將牆內部結構修復,重新施作防水層再貼回磁磚。
排水口主要是頂樓或陽臺、露臺的排水口會導致天花板漏水,這種狀況有可能是管線本身滲漏,也有可能是管線堵塞導致水排不出去溢流,若是管線漏水,就要修補管線來維修漏水,堵塞則只需要注意日常要將排水口清理乾淨。
而窗戶的漏水原因有2種,可能只是單純窗戶本身的密封膠條老化,重換膠條就能解決,但若是窗框與牆面的接縫龜裂,則要以矽利康填補,如果接縫的縫隙是窗框變形導致,最好更換整個窗戶來做漏水維修。
管線漏水最大的可能就是水管破裂,漏水維修就要修補或更換水管;倘若是新屋的就出現管線漏水,則有可能是管線牙口接頭的部分沒鎖緊、用止洩帶密封好,可以簡單解決。
防水層損壞的滲漏過程是水氣慢慢侵蝕,若住在公寓可能遇上鄰居不願意積極處理的情況,但這種防水層損壞等到發現跡象,通常已經漏水好一段時間,而漏水不處理其實不僅是影響他人,對於房屋結構的影響很大,大家可以嘗試從安全方面切入溝通,請對方配合做漏水維修。
這些問題都相對單純,找冷氣廠商來做漏水維修即可,一般不會牽涉建築結構,唯有冷氣安裝角度問題,若是裝修時位置保留不足,可能需要重新挑選安裝位置。
漏水源自戶外
漏水源自戶外,也就是說漏水源頭是雨水,這種漏水通常只有在氣候不好的時候才會顯現出來,除非是比較巨大的裂縫碰上暴雨,否則雨水都是緩緩滲入牆面,在家中顯現的跡象多半是緩慢發生,等到天花板漏水導致油漆剝落、生出壁癌,大家才驚覺家中需要做漏水維修。防水塗層失效
防水塗層失效是很常見的牆壁和天花板漏水原因,通常是因為建築物比較老舊,以至於防水材料老化、龜裂所致。像老屋漏水常見的初期徵兆,就是比較大面積的牆面油漆凸起、剝脫、發霉、長壁癌,這些跡象常會先在外牆是迎風面的牆體或頂樓發生,尤其天氣變化大的時候惡化會更明顯,這類原因要做漏水維修,需要重作外壁防水,依情節輕重,可簡單漆防水漆、重新施作防水層,或是為房子「穿鐵衣」來改善。
壁面接縫開裂
壁面接縫開裂多半發生在室內的隔間牆與結構牆上,因為材質相異加上熱漲冷縮,或是因為地震而開裂破損,外牆比較少發生,但仍是有機率。一般外牆表面龜裂不會導致牆面、天花板漏水,但如果建商施工時沒有做好防水層,這時牆與牆的銜接處又產生龜裂,就容易有漏水。這種漏水維修只能打除表面磁磚,徹底將牆內部結構修復,重新施作防水層再貼回磁磚。
對外開口滲漏
對外開口滲漏主要有2個位置:戶外排水口、窗戶。排水口主要是頂樓或陽臺、露臺的排水口會導致天花板漏水,這種狀況有可能是管線本身滲漏,也有可能是管線堵塞導致水排不出去溢流,若是管線漏水,就要修補管線來維修漏水,堵塞則只需要注意日常要將排水口清理乾淨。
而窗戶的漏水原因有2種,可能只是單純窗戶本身的密封膠條老化,重換膠條就能解決,但若是窗框與牆面的接縫龜裂,則要以矽利康填補,如果接縫的縫隙是窗框變形導致,最好更換整個窗戶來做漏水維修。
漏水源自室內
漏水源自室內,表示牆面、天花板漏水源頭來自建築或室內本身,因應不同的漏水原因,要做漏水維修可能還會牽涉到與鄰居的責任歸屬糾紛。牆內管線滲漏
牆內的水管可分給水管及排水管。給水管就是水塔通向水龍頭、蓮蓬頭的管線,若給水管漏水,通常是持續性的滲漏,即使沒有開水龍頭也會漏水;排水管則是有使用時才會漏水,例如沖馬桶、淋浴的時候才會漏水。倘若家裡是公寓大樓遇上天花板漏水,那麼很有可能是樓上鄰居的管線出問題。管線漏水最大的可能就是水管破裂,漏水維修就要修補或更換水管;倘若是新屋的就出現管線漏水,則有可能是管線牙口接頭的部分沒鎖緊、用止洩帶密封好,可以簡單解決。
水區防水損壞
家中浴廁、廚房等水區的防水層損壞,就會導致樓下的天花板漏水,這種情況漏水維修就只能重新施作防水層。防水層損壞的滲漏過程是水氣慢慢侵蝕,若住在公寓可能遇上鄰居不願意積極處理的情況,但這種防水層損壞等到發現跡象,通常已經漏水好一段時間,而漏水不處理其實不僅是影響他人,對於房屋結構的影響很大,大家可以嘗試從安全方面切入溝通,請對方配合做漏水維修。
冷氣排水堵塞
冷氣漏水主要源頭來自冷凝水無法正常排出,大致有5種原因:冷氣太髒導致排水堵塞、排水管鬆脫、排水管破裂、冷媒外洩、冷氣安裝角度不當。這些問題都相對單純,找冷氣廠商來做漏水維修即可,一般不會牽涉建築結構,唯有冷氣安裝角度問題,若是裝修時位置保留不足,可能需要重新挑選安裝位置。
漏水維修的5種工法
了解漏水的原因後,可以發現比較困難的漏水維修,主要是牆體與管線毀損的問題,像冷氣漏水就與房屋本身無關,因此以下主要分享5個常見的漏水維修工法,依據漏水原因與程度差異,可能會用不只一種工法維修。
首先要將牆面、屋頂等要塗上防水塗料的表面清理乾淨,若有裂縫最好填補完善,再全面漆上防水塗料,不可局部施作,因為水氣會全面滲入,單獨一塊塗防水沒有意義。
要塗防水漆時,要在連日氣候良好的時候施作,因為至少要上5道漆,每一道漆都要等上一道乾燥時才能塗下一道。整個工程確實施作完,大約可撐3~5年讓牆面、天花板漏水都消失無蹤,若期間有固定維護,可以提供更久的保護。
由於產生結晶的速度是漸進式,若牆面已有壁癌,需要將油漆刨除乾淨才能施作,塗完防水劑可等待10~30日,待牆體中的水氣、白華吐完後,再上油漆裝潢效果會更好。
鐵衣的優點有:施工速度快、少粉塵污染,金屬材質相對耐久,也不怕熱漲冷縮導致龜裂,防水效果也是相當直觀,視覺效果不佳的問題,現在也有比較好看的鐵皮產品能夠選擇。
缺點是:五金配件會慢慢生鏽、矽利康會老化,安裝骨架的過程也可能破壞建築本身的結構,可能成為未來的外牆、天花板漏水的突破口,而且鐵衣本身不透氣,又會影響儀器檢測,若再次漏水不好找原因。
施作防水塗料
施作防水塗料,是最基本的漏水維修工法,大致的漏水維修流程如下。首先要將牆面、屋頂等要塗上防水塗料的表面清理乾淨,若有裂縫最好填補完善,再全面漆上防水塗料,不可局部施作,因為水氣會全面滲入,單獨一塊塗防水沒有意義。
要塗防水漆時,要在連日氣候良好的時候施作,因為至少要上5道漆,每一道漆都要等上一道乾燥時才能塗下一道。整個工程確實施作完,大約可撐3~5年讓牆面、天花板漏水都消失無蹤,若期間有固定維護,可以提供更久的保護。
填補壁面裂縫
漏水維修很重要的一個動作就是填補壁面導致滲水的裂縫,填補工法的共同點就是要在天氣好的時候才能施作,填補的方式大致可分3種:- 全面打除牆壁表面磁磚重作防水層,這樣花費與工時成本都比較高,通常是浴室漏水局部重作,若是外牆原因導致的天花板漏水,則會在翻新舊屋時一併處理,能比較徹底解決老屋漏水問題,做完防水層最後還可搭配防水塗料加強保護。
- 使用傳統的高壓灌注工法,將發泡劑打入牆內,俗稱「打針」,是利用發泡劑遇水膨脹的特性填滿空隙達到堵水效果,價格實惠又效果顯著。但如果漏水是水管破裂導致,發泡劑可能會堵塞水管,若另外又產生裂縫,牆面、天花板漏水問題容易復發。
- 使用滲透形防水劑填補。滲透型防水劑主要成分為矽酸質,可深入水泥牆內微小的縫隙產生結晶體,阻止濕氣滲透來達到漏水維修的效果,市面上有浸泡以及塗料類的劑型,倘若想要自行DIY,使用塗料的劑型比較便利,而浸泡的劑型則適合陽臺、露臺、浴室等地面,詳細施作可參考各廠牌的防水劑使用說明。
由於產生結晶的速度是漸進式,若牆面已有壁癌,需要將油漆刨除乾淨才能施作,塗完防水劑可等待10~30日,待牆體中的水氣、白華吐完後,再上油漆裝潢效果會更好。
鐵衣遮蓋防漏
鐵衣就是在外牆以鐵皮覆蓋,以達到漏水維修的效果,主要是針對雨水侵入牆內的防水工程。鐵衣的優點有:施工速度快、少粉塵污染,金屬材質相對耐久,也不怕熱漲冷縮導致龜裂,防水效果也是相當直觀,視覺效果不佳的問題,現在也有比較好看的鐵皮產品能夠選擇。
缺點是:五金配件會慢慢生鏽、矽利康會老化,安裝骨架的過程也可能破壞建築本身的結構,可能成為未來的外牆、天花板漏水的突破口,而且鐵衣本身不透氣,又會影響儀器檢測,若再次漏水不好找原因。
填補管線破洞
水管破損若是明管,可以視破洞大小選擇用塑鋼土填補或是直接更換水管。若是暗管破洞,又不想更換管路,現在有一種免打牆的補漏劑,可透過藥劑填補管內破洞來維修漏水,但如果是老屋漏水通常水管破洞比較大,而且牆內水管周遭的水泥可能有空鼓,導致補漏劑無法成功填充破洞來維修漏水。更換破裂管線
更換水管是比較治本的管線漏水維修方式,但水管大多都是埋在牆內,因此要打除磁磚、水泥才能更換,連防水層都要重做。若是老屋漏水要順便做翻新,可以乾脆重配管路,廢除舊管改成明管,未來若是材質正常老化損壞,要做漏水維修也會更便利。預防漏水困擾的裝修重點
漏水問題使人煩,無論是新屋裝潢或是老屋漏水翻新,大家在做裝修時可以注意以下3個重點來避免漏水,省去日後做漏水維修的麻煩。
若大家是住公寓大樓還可能導致樓下天花板漏水,可能引起沒必要的糾紛。此外,於法規上電路、水路管線設備屬於共用部分,若是住在公寓大廈也不可擅自改動。
水區的防水層高度要高於用水器具,現代人大多使用淋浴,即使有浴缸也會有高處的蓮蓬頭,因此防水最好高度要超越180cm,若預算充分,最好整個水區四周的牆面都加高防水層,如此一來可以杜絕鄰近房間產生壁癌。
此外,防水塗層施作完後,應做24小時以上的蓄水測驗,並檢查排水管周遭接合緊密,以及洩水坡功能正常不積水,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樓下天花板漏水。
倘若大家是買新屋,那麼在驗屋時一定要著重檢查這些位置,若有缺失請建商確實改善,避免入住後要一直請建商來做漏水維修,影響生活品質。
新屋避免更動水區
若大家是新屋裝修,要避免更動既有的水區,因為水區防水層若被破壞,就需要大費周章重新施作防水層才能做好漏水維修。而且更動水區的規劃通常需要打除原有磁磚、設備,過程可能損壞防水層,無法單純只拆除磁磚重貼。若大家是住公寓大樓還可能導致樓下天花板漏水,可能引起沒必要的糾紛。此外,於法規上電路、水路管線設備屬於共用部分,若是住在公寓大廈也不可擅自改動。
防水層施工要確實
老屋裝修常需要更新舊設備,這時通常會一併重作浴廁防水,這階段要確實施作防水層來避免做完翻新後還要做漏水維修。水區的防水層高度要高於用水器具,現代人大多使用淋浴,即使有浴缸也會有高處的蓮蓬頭,因此防水最好高度要超越180cm,若預算充分,最好整個水區四周的牆面都加高防水層,如此一來可以杜絕鄰近房間產生壁癌。
此外,防水塗層施作完後,應做24小時以上的蓄水測驗,並檢查排水管周遭接合緊密,以及洩水坡功能正常不積水,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樓下天花板漏水。
細心填補牆面接縫
牆面的接縫處是最容易滲入雨水的地方,因此做裝修時一定要注意門窗框的接縫、窗戶本身的密閉性、陽台落地窗的邊角縫隙。如果大家手中預算充足,甚至可以加碼做預防性防水,用玻璃纖維、不織布、六角網布等等防水材料加固容易變形的牆角,避免地震產生大裂縫導致室內漏水。倘若大家是買新屋,那麼在驗屋時一定要著重檢查這些位置,若有缺失請建商確實改善,避免入住後要一直請建商來做漏水維修,影響生活品質。


